发新话题
打印

犹太民族系列谈 (2):犹太人的移民生活

犹太民族系列谈 (2):犹太人的移民生活

2009-03-10 07:08" S  l/ W! G6 ?8 g$ z: j- E% Y5 ?" |
犹太民族系列谈 (2):犹太人的移民生活/ l/ k. x2 |, i% E4 a
2009-03-10 07:08
8 L. f1 B: j* l* _3 G1 `; l7 g; j( @7 s' g  B, S/ |1 M
[编者按] 这篇不长,也很有启发,就转贴一下。% K& p! y5 A- ^" b  Q" Q% u
2 x) F& h' x8 p, k
同样是一文不名,犹太人移民与华人移民在北美的境遇有天壤之别。华人移民要经过几代人才能立脚,而犹太人马上进入上层,不是“融入”主流社会,而是保持自身文化并以自身文化改变主流社会。其中原因,与教会运作关系密切。
1 z+ w1 N4 z% L" J9 U
3 r. J* x4 ?$ ~& @: Q. L! H" @我曾经认识一位犹太人,从前苏联到欧洲,再到非洲,最后到美国读大学,一切费用都是教会出资。条件是找到工作后,按圣经所言,将10%收入捐给教会。注意,他在读研究生。毕业以后的哪10%不捐献的话,也有大半要交税。! i$ t6 C! w% b/ F
  g: E2 C. G, w( \( ]! C1 A4 |
为什么犹太人移民都到社会上层,而中国移民都去餐馆打工,实际上犹太人初来乍到也是一贫如洗,但有教会财力支持,得以无生活后顾之忧。% y- A: X' [: a: f% D

1 p2 a( W% q2 I9 k/ o. Z) R教会慈善捐款是免税的,而且免的都是最高税率哪部分。但这一部分捐款是使用与教会教友内部的。由于华人没有教会,华人佛堂往往也没有利用这个慈善捐款的免税利益,结果是华人社区建设落后,因为华人收入都交税了。而其它族裔社区繁荣昌盛,因为他们又教会将大量收入保留在社区之内。比如,华人收入交税后,还得自己交钱让子女上托儿所、课后班,这些办托儿所、课后班的华人生意还得再交税。但教会周末开的星期日学校,手工班,托儿服务,用教会的钱请教师保姆,变相都是政府补贴(免税慈善捐款)的社区服务。
- Y0 G% L2 Q5 d1 f0 M' j0 W: g0 V
; i/ I, f# d. n9 `! m我最近去一个教堂,每周听礼拜约 150教徒,每周周捐款1万余,每年60多万,教徒全家午饭免费,咖啡免费,子女这个班,那个班,看管小孩的穷教堂时薪又高又免税。以50%税率计算, 相当于政府每年白给可这些教徒30万。为什么华人社区脏乱差?依靠政府是无法建立好社区的,只有依靠教会,才可以名正言顺地截留收入,在通过慈善事业,将社区建设好。- w; E  k- k1 c; i; B0 a2 r  d7 v
# _% R/ R. Z* \) I
现在华人认识到参与政治的重要性,但不知道没有教会运作,华人社区始终缺乏影响力,没有足够财力支持华人社会运动。因为华人社区缺少教会慈善事业聚财,没有将华人自己的财富服务回华人。$ M4 k7 j) o+ i5 P# \# W

7 Y8 J1 V) M; T佛教应该在政府注册为佛教教会(正式的宗教非营利组织),对所有上香佛教徒的供奉记账并开出收据以作为报税免税凭证,并将募集的善款解决华人弱势群体的困难,这是善行。
% N$ j" J/ h* w# E! ?% \2 q; T% p
& C3 t, E0 g6 S" o2 C/ F0 o在看看美国能融入主流社会的族裔,无不有强力教会在其社区活动,而且是其自身族裔自己的教会。 所谓华人参政,没有社区教会协调,难成气候。如黑人民权运动,就离不开黑人教会。能够跻身主流社会的族裔,一定是政治捐款和慈善捐款最高的族裔。得以兴旺发达的族裔社区,一定是互助团结,以信仰道德引导社交活动的社区。
* M( D, n8 ^3 F# [3 F# g. I6 c" u
4 f" M  T; @3 ^+ T" k西人礼拜,并非都是虔诚教徒,很多只是作为社交场所。华人社交场所,多是同乡会,公馆,公所等。华人多信佛教,而佛教不像基督教那样有组织。 公馆公所应该帮助佛堂组织起来,将更多的社交活动与佛堂一起合办,这样才可以有更多财力建设好华人社区。
* S$ i* o4 i$ Q- j9 I9 k( G5 ~3 t2 O$ i6 ?0 j7 H0 q2 b
教会是一个大家庭,教徒生老病死,在教会都有人关系,教会是族裔自己的社会保障网络。上帝只帮助那些帮助自己的人。华人自己不互助,就无法得到上帝的护佑。! K% S6 f# g6 q2 Y  Q8 u+ [* g

8 I1 B* g4 @( e4 |4 M9 c$ I(桔枫采编  2009年3月10日,加拿大多伦多)

TOP

发新话题